在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医疗器械、新能源电池膜等领域,材料对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阻隔性能(即透气性)是决定产品保质期、安全性和功能性的关键指标。压差法气体渗透测试仪正是用于精确测量固体材料(如薄膜、片材、复合纸、金属箔、涂层、太阳能背板、电池隔膜等)在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对单一气体渗透速率的专业仪器。它依据国际标准(如ISO 15105-1、ASTM D1434)中的压差法原理,通过检测单位时间内气体在材料两侧压差驱动下的渗透量,计算出材料的气体透过率(GTR)、渗透系数(P)和扩散系数(D),为材料研发、质量控制和包装设计提供核心数据支持。
一、压差法工作原理简述
该仪器将待测样品置于测试腔中,将腔体分隔为两个独立的体积相等的腔室:上游高压腔和下游低压腔。上游腔充入测试气体(如高纯氧气、氮气)并维持恒定高压(通常为0.1 MPa表压),下游腔则通过高精度压力传感器监测其微小的压力变化。由于存在压差,气体分子会从上游透过样品向下游渗透。随着渗透气体在下游腔的积聚,其压力会缓慢而稳定地升高。仪器通过极其灵敏的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下游腔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当压力变化趋于稳定(达到“稳态”)时,系统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菲克定律,结合样品面积、厚度、测试温度、上下游压差等参数,自动计算出材料的气体透过率。
二、标准使用操作步骤
规范操作是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石:
环境准备:确保仪器放置在稳固、无振动、温度湿度相对恒定的环境中。连接气源(高纯测试气体,纯度≥99.999%)和电源。
开机预热与自检:开启仪器电源,预热足够时间(通常30分钟以上),让系统温度和传感器稳定。运行仪器自检程序,确保各模块正常。
样品制备:用专用取样器裁取平整、无折痕、无针孔的圆形样品,直径需与测试腔匹配。用软布蘸取无水乙醇清洁样品表面油污。
装样密封:打开测试腔,将样品平整地覆盖在测试区域,确保无褶皱。小心闭合上下腔体,通过机械或气动方式施加均匀压力,确保密封圈完好且密封严密,无泄漏。
参数设置:在控制软件或面板上设置测试气体类型、测试温度(通过内置恒温系统控制)、测试湿度(若带湿度控制模块)、测试时间等参数。
开始测试:启动测试程序。仪器自动抽真空、充气、建立压差,并开始实时监测下游压力。系统将持续运行直至达到稳态渗透。
结果读取与保存:测试结束后,仪器自动计算并显示气体透过率等结果。记录数据,必要时导出报告。
卸样:测试完成,待系统泄压后,小心打开测试腔,取出样品。
三、使用后的维护与保养
科学的维护是延长仪器寿命、保证测试精度的关键:
即时清洁:每次测试后,用干燥洁净的压缩空气吹扫测试腔内部,清除可能残留的微粒。若测试了腐蚀性气体或样品,需用惰性气体(如氮气)充分冲洗管路。
密封圈保养:定期检查测试腔的O型密封圈是否完好、有无变形、裂纹或老化。保持密封圈清洁,可涂抹少量专用真空硅脂以增强密封性和延长寿命,但切忌过量。
气路维护:定期检查气源管路、接头有无泄漏。确保气源过滤器工作正常,及时更换滤芯,防止水分和杂质进入精密传感器。
传感器保护:避免测试腔在未装样或密封不良时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以防损坏下游低压传感器。避免液体或固体颗粒进入传感器端口。
定期校准:根据使用频率和实验室要求(通常每年一次),使用标准膜或标准气体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长期停用:若长期不用,应排空系统气体,保持测试腔清洁干燥,存放在无尘、恒温环境中。
总之,
压差法气体渗透测试仪是评估材料阻隔性能的“金标准”设备。只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并实施细致入微的维护保养,才能确保其持续提供精准、可靠的测试数据,为材料科学和包装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